兩人慢慢地往回走着,只行至一處寬闊的院落時,只瞧見門頭匾額上寫着三個大字萱蘭院,杜姨娘嘴角的譏諷當即便又露了出來,目光不善地盯着那三個字,似乎是想把那三個字給盯穿一般。
身旁的媳婦子看見她的神情,連忙堆笑道:“姨娘何必瞧他們,不過一院子沒什麽能耐的,瞧着還怕髒了姨娘的眼呢!”
杜姨娘臉上得意之色更盛,剛要開口說話,卻聽見裏頭傳來歡笑聲,脆生生的女孩子的笑聲,“母親,你瞧着這樣可好?”
随即便傳來一道溫柔的嗓音來,約摸着是四十歲上下年紀的婦人,滿含慈愛地答道:“你且小心些,莫跌傷了。”
“母親不用擔心,我捉了這個,送到哥哥房裏,鎮日聽着它叫聲卻似唱歌一般,豈不是好?”那少女的聲音清脆柔嫩,渾然天真赤誠幹淨的明媚感覺。
杜姨娘聽見這聲音便有些不快起來,心中的一股子怨怒之氣當即便沖上腦門,什麽也說不出來,當即便轉過頭來往前走去,身旁的媳婦子攔也攔不住,心頭不由得一陣慌亂。
“姨娘,姨娘,不可,咱們相安無事才是好的,何必……”
話還沒有說完,便見杜姨娘上前一把推開了門口虛掩的門,萱蘭院前連個侍立的人都沒有,雖然在南園的正中位置,卻像是一處幽禁的院落一般。
門毫無阻礙地就被一把推開,杜姨娘立在門口,橫眉冷目地看着園子裏頭的人,只見萱蘭院裏頭布置優雅中還帶着幾分精巧,院中還有一汪小小的水池,用大理石欄杆圍着,蓄養着一群錦鯉,池水解凍正在裏頭游得歡暢,而院牆底下還種着幾株樹,瞧着卻不知是何,只一只鳥雀适才停在枝頭,被杜姨娘一吓撲棱棱地便飛走了。
院中站着幾個人,廊下穿着素荷色百褶萬福裙,身形略微有些瘦削,一張面龐雖然有些憔悴,卻也能看出年輕時的相貌也不差,氣質溫文,瞧見杜姨娘這般氣勢洶洶的沖進來,面色些微有些發白,面上浮起一股惱怒來,“你……放肆!”
杜姨娘眸光盯着眼前的女子,臉上俱是鄙夷的神色,從鼻子裏輕哼了一聲,看着她淡淡地道:“便是放肆了又如何?這般病病歪歪的卻還這般惹人生厭,還是大家閨秀呢,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,要我說呀,我若是你,便及早一頭撞死了!”
“你——”立在那樹下的少女面色頃刻大怒,沖上前來怒氣沖沖地直視着她,“杜姨娘!你不過一個小妾,竟敢這般對主母說話?豈有此理!”
杜姨娘目光轉過去,看着那少女身段窈窕,面貌與那婦人頗有幾分相似,很是清麗動人,一身淡綠色的春衣勾勒出她的身段,發上的幾支珠釵更襯得她長發如墨,眉眼秀麗,此刻怒瞪着眼睛也不顯得有何面貌扭曲,卻多了幾分生動。
“我說錦姑娘,這一個府裏頭要說主母也就罷了,最要緊的還是看誰當家才是!一個病歪歪的主母撐不起家門,又有什麽資格來擺譜?你便是咱們府中的金貴小姐,可瞧瞧這番做派,沒的堕了你父親的顏面,你雖然大些,可也該向我的鑲兒學學,琴棋書畫,料理事物可都是極好的,常得你父親誇贊呢。”杜姨娘鄙夷的目光上下打量着卷起了袖口的少女,語氣中滿是譏諷。
那少女正是蘇錦,乃是蘇家三房蘇霖的嫡長女,那婦人卻是她的生母孟氏,因孟氏并不受蘇霖寵愛,哪怕是敬重也沒有,不過是放在屋子裏幾乎等同于擺設,這才給了杜姨娘嚣張的氣焰。
見她如此狂妄,蘇錦心中大恨,幾乎恨不得撕了眼前女子的臉,“即便你是當家的,可這萱蘭院裏頭還輪不到你做主!你給我滾出去!”
“喲!這還是大家小姐的做派嗎?開口閉口動不動就是這般的粗言粗語!”杜姨娘故作大驚小怪地捂着嘴,眼睛卻是冷冷地盯着蘇錦,冷哼道:“若是傳了出去,定然惹得老爺生氣,大姑娘該閉門思過才是!”
蘇錦自幼便不曾受過父親疼愛和青眼,此刻聽見這話自知是杜姨娘故意激怒自己,可卻也心頭惱火,憤怒的恨意幾乎燒穿了腦子,當即便不顧一切地沖上來,“啪”地一聲扇在了杜姨娘臉上。
她年紀小,身段又靈活,便是猛然給了杜姨娘一掌,一旁的媳婦子也來不及反應,待回過神來尖叫的時候,杜姨娘臉上已經冒出了一個鮮紅的掌印。
杜姨娘臉側火辣辣得疼,不敢置信地捂着臉震驚地扭過頭來看着她,嘴唇不住地顫抖,氣怒攻心,“你、你竟敢……打我?你這個小蹄子!誰給你的膽子!”她登時大怒,張牙舞爪地便撲向了蘇錦。
蘇錦怎肯吃虧,躲過了兩遭,兩人竟撕扯了起來,一旁的媳婦子見狀更是忍不住大叫道:“天哪!大小姐打人啦!連庶母都敢打!這還有沒有天理了!”一邊連忙上前給兩人分開,若是鬧得太大了,蘇霖定會不高興。
且若是給蘇錦身上留了什麽明顯的疤痕,杜姨娘的罪名也定然不小,蘇霖不說什麽,鎮南侯府總是要過問的,畢竟蘇家嫡女到底要比妾室高貴些。
孟氏瞧見這樣的情景也是震驚的不知如何是好,扶着廊柱顫巍巍地立着,看着女兒猶如發怒的野獸的身形,吓得魂不附體,“錦兒,錦兒……”
蘇錦像是沒聽見一般,依舊狠狠地盯着杜姨娘,緊緊地咬着下唇,連咬破了嘴角都沒有察覺出來,只到一股子血腥之氣沖入喉頭才反應過來,可唇瓣上的深深齒痕已是滅不去了。
杜姨娘捂着臉呼天搶地地歪在身旁媳婦子的身上哭嚎,不過一會兒,門庭冷落的萱蘭院前頃刻間便聚了一堆人來,瞧着眼下的情形,均是忍不住心頭一沉。
這剛開了年,果是又開始了,這種情形他們都見怪不怪了,只是嫡房又要倒黴了。
衆人私下想着,卻也不敢坐視不理,更何況杜姨娘掌家,大多數人都在她手底下讨生活,連忙大呼小叫地傳大夫,将杜姨娘給簇擁回了绮雯軒。